暂无链接
图片展示

游记 | 山隐隐·水迢迢·再看滇西·重走高黎贡山茶马道

作者:云南远山探险户外运动有限公司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2-12-06 13:36:31


在高黎贡的飞瀑秋雪和和顺的小桥流水之间,我希望继续我的旅程,找到美的真正含义。


前言
又相逢,万古高山尚在,千秋流水犹存。在古道上踟蹰,感受“朝避猛虎,夕避长蛇”的悲哀;在山巅上伫立,体会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惊险;青苔在阳光下苏醒,是“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”的闲适;大山在青天下沉默,是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”的诗意……
一路向西,越过一重重大山,穿过一条条江河,找到久别重逢的西陲故地。我可以做的,是用脚步,丈量高黎贡山的雄阔,凭吊和顺古镇的诗意,擦拭远征将士的鲜血。我所踏过的光滑锃亮的青石板,可是印度僧侣、中原商贾、荒山匪寇、日本武士、云南军汉所踏过的?
山那边的土地是那么美丽,蜿蜒流过的河流,肥沃的土地,温润的美玉,整齐的小屋。千百年来,数度易手的土地,是否能继续保持它的矜持与宁静?
收回历史的思绪,白云的裙裾依旧婀娜地缠绕在山腰,流水的琴音依旧清脆地回响在山谷。高山流水仍在,变化的,恐怕只是这个世界的生灵吧。


碧溪独坐
2018·10·7

同三年前一样,这次出行也是参加远山户外的活动。
DAY1:昆明——百花岭
DAY2 百花岭(徒步8km)
DAY3 百花岭——旧街子——林家铺——曲石(徒步25km)
DAY4 曲石——腾冲——保山
DAY5保山——大理——昆明


DAY1 一路向西
四点多钟就爬起床来,匆匆赶到国贸中心坐上团队的大巴。起初大家都不谙熟,只是觉得每一个人都高深莫测,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几乎可以说没有户外经验,心里不禁开始打鼓。后来大家熟了起来,说说笑笑,才发现像我这样的人还真不少,甚至还有10岁的小妹妹(事实证明她比我厉害)。车出了城,便如想像中的一样堵在了安宁——还好掏出作业来写也不算寂寞。中午在一个名叫 云南驿的服务区——从职能上来看是货真价实的“驿”——吃了午饭,又接着行路。路过永平时看见了两座金碧辉煌的清真寺,其中一座模仿麦加圣寺的风格,还用了四根宣礼塔,规模大到有点吓人。从 澜沧江下了高速,沿着红色的江水北行,两边的山若是再高上一点,就可以引发出“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”的感慨了。路上还有一座“中和村”,不知是否是为了纪念黄巢之乱而命名者。车行驶到了 怒江 州境内,岔路口有一块大石写着“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”。有一位女警员上车来检查我们的身份证,让人有一种身处边陲之地的感受。车又行,只不过这次是沿着怒江而行。怒江江面在这一段甚是宽阔,与“怒”字大相径庭。江两边开了梯田,还有香蕉林。还见到一座座椅一般的山面朝怒江,真是风水宝地!晚上七点左右,车转上山间小道,向山上驶去。大约行了十里,就到了我们歇宿的大鱼塘村。村口有一座鱼塘,周围有绿树和小亭,屋子上铺着乌油油的瓦片。我们在该村的旅游业先驱家吃晚饭,又被告知停电,只好秉烛而游。院子布置得很雅致,飘满了米酒的醇香,引得大家纷纷去揭盖酒缸。农家提供的都是些山货野菜之类,口味倒也清爽。席间认识了一位师兄,还有一位山东驴友。这家主人把我们安排到另一户去歇宿(还分一号院、二号院和我们住的三号院等等),黑夜中只听见狗的吠叫,天空中星河斑斓而璀璨,让人后悔没有恶补一点观星知识。我们一家三人住在侧房二层的第一间屋里。农舍简朴,但却也令人感到温暖——十厘米厚的被子也确实“温暖”。秋虫声声,催我入眠。

百花岭生态旅游区
烛光晚餐,乡野之味

百花岭生态旅游区

寂静的农家小院

小院中的莲雾


DAY2 飞瀑温泉
清晨,在哼哼唧唧的猪叫声中醒来。来到一号院吃早饭,香喷喷热乎乎的一锅肉汤,配上软糯弹滑的饵丝,是在昆明都无法尝到的扒肉饵丝。乘车上山,回头望见山腰村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,远处山间挂着一道飞瀑。沿着“国家公园”铺设的石板路下到山谷中,沿路碧油油的十分可爱,远远就听闻水声轰鸣。转过一个山崖,闪出一道瀑布,溅起点点水花,形成半道飞虹。相比落基山的Takakkaw Falls,这算是小巫见大巫,但仍然阻止不了我们对着它疯狂地拍照和赞叹。之后沿着溪水前行,泠泠淙淙的惹人爱怜。绕过片林子,躺着一个小池塘,上面轻轻飘着些许雾气。这就是温泉了吧!早已经有人惬意地享受着了!听闻“更衣室”里蚂蟥横行,不敢去拜访,只好草草换了衣裳。池底不时有成串的气泡冒出,把水温调得炙热,又带来一些二氧化硫的味道。在池 水里 泡得全身酥软,似乎连回村也成了问题!下午一点左右打道回府,路上又见到一条极纤细的瀑布。人常说顾名思义,这般就来一次“顾物思名”。方才的大瀑布可名之曰“仙翁”,这处的小瀑布可名之曰“玉女”。彼处若仙翁之银髯,此处似玉女之青丝。细细咀嚼,还是颇为贴切的。顺着另一条路回到停车处,已经倦极,可能是因为手脚被泉水泡软了的缘故。下山的路上,团队里有人引我们去拜访了一位隐居此地的设计师。她的屋子架得四面透风,伸头就可以看到绿葱葱的玉米地。她还卖些咖啡与我们,似乎体现出些高雅的味道。又回到大鱼塘村,碧泓泓的池塘映着天光,更是美丽。回到三号院,男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尝尝他自己揉的茶,女主人帮我找到了当做书桌的地方,拿出柿子、磨出豆花和我们分享。到了傍晚的时候,炊烟斜斜地在屋顶升起,旱鸭撅着屁股抢食着洋丝瓜的叶片,高大的家鹅趾高气昂地在小巷中咕咕叫着。热腾腾的菜肴冒着热腾腾的热气,静悄悄的村庄过着静悄悄的生活。

山岭晨雾

透过树叶,远眺对面郁郁葱葱的山间玉带一挂

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

仙翁瀑

泉水激石,泠泠作响

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

玉女瀑

云雾散开,来时路上一片空阔

简朴的农家小屋

山村远景


DAY3 翻山越岭
我们要翻高黎贡。一早便起了,匆匆吃了早饭,收拾了行囊,赶往鱼塘边集中。我们的大巴身子太胖,无法把我们送到旧街子,只好另雇了村民的面包车送我们上山。司机大叔说近年来来此观鸟或徒步的人越来越多,又向我们夸耀说他翻到林家铺只要五个小时。他有说起曾有一队翻越的人雇了八个向导,最后是由向导把人挨个背下去的——据说背一个人要收六千元。到了旧街子,领队讲了注意事项等,大约是防蚂蟥、防熊的方法,还有大致的时间——十点前到永定桥,一点前到南斋公房。这里据说是当年茶马道上的市镇,只是我没有看到任何基址。顺着青石板路上行,我们深恐无法按时到达,只好加快速度。同行一位老爷爷发现了一只酷肖公牛的树根,还热心地帮我们与他的新发现合影。一段长坡爬完,走进了平路。路人见到小心蚂蟥或有熊出没之类的牌子时总是异常兴奋——然而终没有见到熊。路上时不时有清溪穿过,弯腰去抚弄一番,清凉无比。又有横躺在路中的大树,增添了些走路的附加乐趣。终于到了永定桥——还提前了一小时。桥是光绪年间造的,因为原桥被冲倒,故名“永定”。桥这头有一座类似小庙的石头建筑,恐怕是用来祭神祈福之类的。石桥上盖满了青苔,很滑溜。栏杆柱上的圆球也被青苔占领。过了桥,又开始上山。石板古道与土路交替出现,有时道路沿着雨水冲刷出的沟槽前行,环顾左右尽是树根,有些狰狞。山间的天气也是多变的。方才还云遮雾绕的山岭小路,转瞬间就出现“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”的美景。阳光下的绿苔,娇嫩、柔弱地舒展开来,有一些“梨花一枝春带雨”的妩媚与灵动。深吸一口气,只觉得生命都要融入其中了!经过换米处,再行一会就到了迎客杉。杉树很高大,但是没有许多叶子,显然是被雷劈雨淋惯了。拖着疲累的身子再往前行,山愈高,视野也愈加开阔。在一处名叫懒板凳——据说是因为路人走到这里就懒得再走——的处所,远处山岭已经在树叶间若隐若现,紫色的草乌花静静地在石边开放。再往高处走,林渐渐稀疏了。在和尚岩伫立远眺,对面山岭上树木郁郁葱葱,山谷中云雾袅袅升起——仿佛真有一位仙人在山谷中采药炼丹。离开和尚岩几十步,就可以看到南斋公房,大批路人在此歇息。听说这处在茶马道时期是具有宗教性质的公益机构,专门帮助落难的路人。现在的南斋公房是2000年以后修复的,四间屋子,院中堆了食物和瓦片,正殿中还有一尊残像。在南斋公房远眺,视野反而逼仄了许多,没有和尚岩的开阔。十二点半,在南斋公房捡了一位师兄同行,登上雪冲垭口,风愈发的大了起来,我们忙取出大衣披上。翻过垭口,小路蜿蜒,一地黄花,前方一座骆驼样的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,远远还能望见 腾冲 那边的农田,真是大畅胸怀。开始下山了,顿觉体力上的轻松。小溪漫上了古道,但也并不滑。垭口下方有一座古碉堡,乃是当年国军防备占领了腾冲的日军进攻保山所凭借的天险——当然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。随着高度的降低,我们又进入了密林里。板壁岩是一块光滑岩石,面朝小溪。继续前行,路过撑腰石,我们都捡了一根树枝撑在这里,便如古往今来的路人一般祈求腰腿健康。过了西坡岗房,天空中落下了雨,赶忙取出雨衣披上。不一会,密林就被浓雾遮盖,白茫茫的说不出的诡异,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。小雨时下时歇,道路也变得泥泞起来。有蚂蟥袭击了师兄,但是幸好我们带了些盐,足以解决问题。终于走到了平地。正是因为这里是古代马帮放马吃草、埋锅造饭之地,因此称作撒马坝。右手边一条新修的石板路直通密林。沿着此路接着前行,速度不知不觉放慢了下来——这是因为只有“一站地”(我们把每个景点称作一站)的缘故。但是忽然又上了坡,山上有小瀑布一条。下坡的时候就没有如此轻松了。被雨水淋湿的石板路滑溜异常,若是没有手杖根本无法下山!就算有手杖,也只能一步一步挨下去。更何况林间突然响起了类似野猪的嚎叫声,吓得我们心里发毛,师兄便摔了几跤——我虽慢,但并没有摔倒。林间的植被愈发新奇, 比如 一种类似芭蕉,接近根部的茎上生了一串葡萄似的果实的植物。行了一个多小时,总算走上了一条火山石铺就的平路,见到了骑摩托的当地人,心里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。在山脚迂行了十几分钟,在四点五十五分,终于看见了我们的大巴车!与师兄作别后,我们发现原本应当收队的领队竟然比我们先到。细一打听,原来在撒马坝应当左转走小路,我们竟兜了一个大圈子!七点半,所有人都到达了林家铺。每个人都忙不迭地向大家分享着自己的经历,远处的群山在暮霭中轮廓分明。回头,我们所翻越的高大的高黎贡山,也逐渐隐藏在云雾之中。曲石镇,好梦。

路线

在路上

沦为厕所的古驿站

青苔铺满光绪年的古石桥

桥边类似于神社的石屋

野菌冒出头来

青苔爬满茶马古道

高大的迎客杉

懒板凳远眺

和尚岩的云谷

终于到了南斋公房

远观云海

翻过雪冲垭口,看到骆驼形状的山峰

板壁岩

山路上下起了小雨

在绕的远路上邂逅的小瀑布

回望翻过的大山

DAY4 又见腾冲
今天是在和顺的自由活动。昨夜请教了王师姐,得到去国殇墓园一游的建议。九点半悠悠地前往和顺,我们竟然都不知道团费已经包含了门票,都跑去买——幸好领队大方地补给了我们。和顺乡没有什么,既没有喜洲般富丽堂皇的建筑,也没有团山般精雕细镂的窗棂,更没有沙溪般悠闲从容的态度——它只是一座荷叶塘之中的小镇罢了。图书馆藏书颇丰,只是时间仓促,无法借阅。从图书馆拐进了文昌宫,跟孔圣人磕了头,便匆匆离开。在一旁有被搬空了的远征军入缅作战博物馆。再沿着镇边走,看到了寸氏宗祠宽大的月台和中西合璧的牌楼,心里顿时一阵喜欢。进去门里,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美。倒是有一个工作人员上前来喋喋不休地吹嘘,这正殿是去年“翻修”(翻修翻修,先翻后修)的,用了缅甸的金丝楠木(我居然记得),上千年不朽……我怀疑原先的正殿、灵位,恐怕都被拿去当柴烧了吧!当真是牛嚼牡丹,把我气得七窍生烟!甚至还用玉来铺地,号称踩一踩能发财,这真是侮辱玉的君子品格!相反,弯楼子倒是让人眼前一亮。虽然由于地形限制建筑不是很工整,但是完整地保留了“三坊一照壁”的典型特征。天井里养了花木,一看主人就是一位雅士。正厅里挂了祖先照片和功德匾。听老爷爷说,这家人在闹匪患时曾经挺身而出,和土匪谈判。进入下一个天井,一位老奶奶眯着眼睛安详地坐在椅子上,给我们讲着过去的故事,又指点我们去看第三座院子。真是天壤之别!吃了干粮,我们去拜访李氏宗祠。院子里苔痕上阶,幽兰吐蕊,充满了雅趣。经过元龙阁,去游了艾思奇纪念馆,没有留下许多印象。为了能去拜谒国殇墓园,我们草草看了刘氏宗祠——有一块乾隆二十几年的碑——便离开了古镇。似乎是为了渲染出一种气氛,离开时天上又落了雨。从和顺到墓园只有七八里,打出租车十分钟就能到。墓园里青青葱葱的,在雨中静默、肃穆。在昨天就听师兄说过一些关于滇西抗日的事情,今天竟有幸来拜谒,也是缘分。忠烈祠里难得的保存了蒋中正的题字,孙中山先生的画像,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。四周是各个机关个人赠送的花圈。我不由得鞠下躬去……出了忠烈祠,前看到美国人的墓地,再往后是远征军烈士的安息之所。一座不高的土山,数以百计的英灵;一方小小的墓碑,简简单单的姓名与番号。但是当它们一排排地列在你面前时,当你了解了它们的故事之后,你想流泪。一步步登上山顶,小雨打在我的脸上。当我来到山顶,看到那块不高的纪念碑时,我不由得鞠下躬去。碑的另外三面介绍了战争的经过,当看到高黎贡山之战时,我不禁感同身受。百年前,依然是野兽横行、地形险峻的山脉,也阻挡不了国人收复失地的决心!无论是碉堡、墓园,还是南、北斋公房,都是那场战役不灭的见证。下得小山来,过了一座偏僻的小坟堆,那是倭冢。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是否有碍于中日关系正常化,但我敢肯定这一定无妨对烈士英灵的尊重。离开墓园,回到和顺停车场,开始回家的旅程。夜宿保山板桥镇,酒店老板是卖茶的,房间里有一套茶具,布置得十分雅致,只是茶的口味一般。

图书馆

中西风格结合的寸氏宗祠牌楼

弯楼子

用大理石点缀的正厅

李氏宗祠里的古树幽兰

水上元龙阁

回到刘氏宗祠

忠烈祠门口的蒋中正题字

著名的《答田岛书》

于右任题字

纪念碑


20206月,贾小姐去走了洛克线,带回了高黎贡山已经不准翻越的消息。

两年前的那些,山谷、野花、云雾、溪流、石板路……一一在脑海中重新浮现。

而那些残破的碉堡、滑溜的石板、覆盖满青苔的石桥,都将迎来长久的寂寞。它们寂寞吗?或许它们并不会这样觉得吧。

那些在山间自由飞翔的鸟儿、惬意吟唱的虫子,应该都是他们日夜不离的伴侣吧。自然,是永远不会寂寞的。 


作者:碧溪独坐



文章推荐
图片展示

专注于户外探险旅行

图片展示
图片展示

联系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银海国贸花园6栋一楼104号

联系电话:0871-63171333

版权所有© 云南远山探险户外运动有限公司     

技术支持:昆明千小科技有限公司

  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375号

关注我们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
京ICP证000000号